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你的位置:王中王100期期准v > 新闻动态 > 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发布日期:2025-08-07 07:56    点击次数:82

7月31日上午,中央社会工作部举办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发布仪式暨现场交流活动,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作为广东省唯一受邀的先进典型代表进行现场展示交流,北站社区也是全市唯一的“2024年度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获奖单位,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深圳基层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

北站社区的代表在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现场交流活动中作分享。

此次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经层层筛选、严格评审,旨在表彰在志愿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北站社区凭借多年来扎实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和精细的民生服务成效获此殊荣,其代表在现场交流环节分享的社区治理经验,引发全国各地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北站社区志愿者在深圳北站为旅客提供咨询指引服务。

北站社区因华南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而得名,多元群体共生的格局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社区始终以“志愿红”为底色,践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治理理念。正如社区党委书记郑阳在现场所说:“我们用‘微服务’撬动‘大治理’,让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北站社区志愿者在深圳北站服务外籍旅客。

现场展示交流中,一个个温暖故事打动人心:深圳外国语学校附属圣华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冯婷婷带领志愿者团队,连续多年在“课后四点半”课堂为外来儿童读绘本、办暑期快乐营,用陪伴化解孩子们的适应难题;志愿者尹淑玲所在的邻里守望服务队,常年为社区百余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清洁、陪诊买药服务,除夕当天还组织老人们共吃年夜饭,东北小鸡炖蘑菇与广东烧鹅大盆菜香气四溢,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更添团圆暖意;“90后”退役军人潘锦城与先锋志愿服务队伙伴们,在春运期间用粤语、客家话、四川话等乡音为旅客护航,坚守到最后一班列车发车。

这些“一碗饺子”“一次指路”“一场陪伴”的暖心小事,正是北站社区志愿服务的生动缩影。社区以“党组织联席会”为纽带,联动辖区51家企事业单位,打造“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志愿服务平台,社区党员100%参与志愿项目。培育孵化“群防群治”等8支专项队伍,助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5000余场次;连续十年打造学生实训营,让青少年在服务中成长;通过积分兑换、年度表彰等方式,形成“激励—回馈—成长”全链条机制,以规范化建设保障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北站社区的肯定,更彰显了深圳“志愿者之城”的文明底色。未来,社区将继续以千万个温暖瞬间,拼出人民城市的壮丽画卷,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可复制的“北站经验”。

[新闻链接]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是这样建成的

北站社区,这个与深圳北站同步诞生的年轻社区,在4.2平方公里土地上承载5.8万常住人口,融合30余个政府部门、11家上市公司与多元居住形态,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诠释志愿服务如何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党建引领筑根基

红色引擎驱动服务落地

党建引领是北站社区志愿服务的核心动力,党组织的凝聚力让散落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该社区以“党组织联席会”为纽带联动51个企事业单位,构建起“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平台,党员更是冲锋在前成为志愿服务的“排头兵”。社区党员100%参与志愿项目,常态化组织党员、离退休干部等参与交通文明劝导服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到所在地基层党组织报到率均达100%,年均开展党员志愿活动80余场次。

为应对深圳北站节假日客流高峰,便捷旅客出行,北站社区党委通过党员带头、干部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组建深圳北站先锋服务队。实行定格化服务,将深圳北站划分为5个重点服务单元格、30个服务岗位,推出红色服务站、橙色雨伞、黄色暖心屋、绿色摆渡车、蓝海豚守夜人“五彩北站”优服务模式,三年内吸引志愿者3万余人次参与,涌现暖心案例1050余个,收到群众感谢信90余封。

深圳外国语学校附属圣华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冯婷婷是党员志愿者中的一员,2017年,她和同事们发现社区外来儿童面临语言、转学适应难题,便与社区结对共建“课后四点半”课堂,每天下午为孩子们读绘本、辅导作业;暑期开设“空巢儿童快乐营”,通过游戏互动缓解孩子的思乡情绪。针对“隔代带娃”普遍现象,她们还开起“隔代教育”小课堂,教爷爷奶奶科学育儿。

北站社区组织志愿者培训。

多元协同织网络

全民参与绘就共治图景

北站社区深谙“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通过培育专项队伍、联动多方力量,让不同群体在志愿服务中各展所长。如今,社区培育孵化“群防群治”等8支专项队伍,助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5000余场次。

居民尹淑玲加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后,常常要去社区独居老人家看看。“有的老人腿脚不便,我们帮忙买菜、陪伴聊天,让他们有什么事随时想到我们。”这支队伍以“低龄老人结对高龄老人”为模式,常态化开展老人陪伴、健康义诊、生日会、上门慰问、做美食、健身操及手工活动等,用点滴关怀温暖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青少年是志愿服务的“新鲜血液”,这个暑期,社区第10届学生志愿服务实训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40名初中、高中学生志愿者经过志愿服务礼仪培训,分散在长者配餐、儿童暑期班、路口劝导、高铁站护航、党群值守等不同岗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服务。日常,辖区学校的入团积极分子,也持续前往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北站社区志愿者清洁城市环境。

品牌项目惠民生

精准服务回应群众期盼

从心理关爱到绿色环保,北站社区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直击群众需求痛点,让服务更有精度、更有温度。

“最近情绪好点了吗?我们今天有亲子沟通小组活动,一起去参加吧。”这是心理志愿者陈阿姨用电话回访居民的一幕。社区“安心”心理关爱项目培育的30名志愿者,驻守心理咨询室为居民解心结。有居民曾因工作压力失眠焦虑,在志愿者的疏导下逐渐走出阴霾:“他们像家人一样听我倾诉,帮我找到解决办法。”

在“绘本润童心”项目中,经过专业培训的“绘本奶奶”们通过生动讲述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而果然“愈见”零废弃项目则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带领居民用厨余垃圾堆肥改良社区花园土壤。在旧物改造活动中,居民将废纸箱做成玩具,用饮料瓶种上绿植,社区获评龙华区绿色(宜居)社区建设典型案例,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

机制创新促长效

制度保障延续奉献精神

当社区内的居民、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各展所长又“亲密”联动时,碰撞出的是社区治理的蓬勃生命力。今年5月,2024年度北站社区“一社三会”颁奖盛典现场,“志愿之星”“共治之星”“最美北站人”等先进个人和单位逐一亮相,用生动故事展现社区治理的活力,也向更多人发出共建美好家园的邀请。

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离不开机制护航。北站社区构建“激励—回馈—成长”全链条,让志愿者有收获、有动力。社区“最美志愿红”积分制度年均兑换积分超10万分,小小积分承载着对奉献的肯定。每年举办“一社三会”年度表彰,评选“志愿之星”“共治之星”“最美北站人”,叠加年均20余场志愿者团建活动,切实提升志愿者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同时,建立“岗前培训+专项提升”机制,开展应急救援等培训40余场,累计培训志愿者1500人次。

从一碗热饭的温暖到一次陪伴的感动,北站社区用千万个志愿服务瞬间,诠释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治理理念。此次荣膺全国“最美”,既是荣誉更是动力。未来,这里的“志愿红”将继续闪耀,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王雪敏/文蔡维泽/图